针对今年汛期预报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容易发生旱涝并存、旱涝急转以及局部地区较大洪涝和旱情等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市民政局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一是完善一套预案。修订出台《镇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mobile365sport365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及时调整局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建立汛期民政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职责更清晰、衔接更顺畅、目标加明确。同时,精心设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演练方案,通过预案桌面推演,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此外,加强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警预报,密切与气象、水利、国土、农委等部门间灾情会商,研判灾害形势,明确防御重点。
二是开展一次排查。针对汛期可能多发频发的灾害,组织辖市(区)、镇(街道)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和隐患排查,重点对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以及社会福利机构、养老院、乡镇敬老院等特殊群体的住房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对存在问题要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构建一个网络。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4个、救灾物资储备点62个,初步形成了“市—县(区)—综合减灾社区”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应急救助物资保障中的作用,创新储备形式,按照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企业代储、家庭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储备救灾物资,与大型连锁超市、快餐公司、药店、生产企业签订救灾物资代储协议,确保灾后第一时间内救灾物资保障到位。
四是购买一份保险。发挥商业保险的社会风险管理职能,建立政策性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今年,镇江市启动新一轮自然灾害“惠润万家”保险项目,为全市71.3余万户农村居民统一购买保险,其中丹阳、扬中、句容已实现城乡户籍居民自然灾害保险投保全覆盖。此外,突出保障重点,对重点优抚对象家庭、低保家庭以及分散供养的城乡特困家庭赔付限额在其他人群的基础上增加20%,切实降低自然灾害给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
五是建设一支队伍。组建一支783人的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灾害信息员队伍城乡社区全覆盖。建立逐层培训、分级负责的培训模式,实现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培训常态化。汛期前已分层分级对辖市区360余名骨干灾害信息员进行救灾业务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支撑作用,分批为全市骨干灾害信息员配备北斗减灾信息终端,以操作示范相结合方式进行技术讲解培训,进一步提高骨干灾害信息员灾情报送能力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信息保障水平,有效解决救灾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